隨著時代演進,嘉義舊市區看似發展飽和,但新的都市課題諸如產業沒落、空屋閒置及人口外移等,讓都市逐漸失去了生機。該如何因地制宜研擬木造建築整建維護政策及辦法,提升民眾辦理誘因,達到地區特色保存、產業復甦與都市防災等目標,成為嘉義舊市區活化再生的關鍵。
計畫緣起
1704年(清康熙43年)諸羅建城,嘉義市成為雲嘉南平原重要的政經中心,城內逐步發展出熱絡的市街型態。1909年日本政府提出市區改正的構想,將以現代性的都市規劃重新布局原諸羅城內的街道建築,該計畫大抵形構至今嘉義舊市區的街廓形貌。後來嘉義市成為阿里山林場的重要入口,這座因製材業發達的城市,市民就近取材以木料打造了一棟棟家屋,構成特色鮮明的街道風景,讓嘉義市彷彿平地的一座森林,因此富有「木都」美名。
隨著時代演進,嘉義舊市區看似發展飽和,但新的都市課題諸如產業沒落、空屋閒置及人口外移等,讓都市逐漸失去了生機。近年來國內許多縣市政府正以整建維護策略來活化舊市區機能,但木造建築卻少有前例。至今嘉義市自主更新整建維護推動案例僅有公寓大廈,案件數遠低於危老重建,因此該如何因地制宜研擬木造建築整建維護政策及辦法,提升民眾辦理誘因,達到地區特色保存、產業復甦與都市防災等目標,成為嘉義舊市區活化再生的關鍵。
歷史的發展為嘉義舊市區留下豐富的木構造建築,然而年久失修的建物卻衍生居住上的風險,亟需藉由空間策略來改善都市防災及城市景觀。有鑑於此,嘉義市政府於109年度辦理「嘉義市木造建築潛力點調查及整建計畫」,總共盤點舊市區木造建築2,138筆,經分類評估後,篩選出其中具備都更整維潛力者有64筆(西區48筆,東區16筆),並研擬後續執行策略,成為本案推展之基礎。同時,嘉義市政府各局處也積極推動相關計畫,例如文化局自103年推動的「舊屋力」計畫以及109年執行的「老屋卸妝」計畫等,補助民眾修繕木造建築的成果豐碩;觀光新聞處則透過劃定人文歷史街區開放民宿業合法,將木都意象結合旅遊經濟等。上述是本府近年來推動「木都2.0」計畫的成果,藉此打造永續安全的居住環境及塑造市民的文化認同。
綜上,本計畫係延續前一年度之調查研究,針對木構造建築評估相關執行策略及機制,並劃定都市更新單元,最後完成都市更新計畫及其審議與公告作業。
工作內容
一、研擬木造建築整建維護策略
二、擬訂都市更新計畫
三、辦理民眾訪查與參與式工作坊
計畫範圍
依據嘉義市政府109年度「嘉義市木造建築潛力點調查及整建計畫」執行成果,初步劃定本市東、西區各一處策略性都市更新地區,分別是西區「嘉義火車站東側策略性更新地區」(以林森東路、民權路、中正路及文化路為界之範圍,面積約23公頃)及東區「東市場周邊策略性更新地區」(以文化路、中山路、和平路及民族路為界之範圍,面積約40公頃),作為本案計畫範圍之基礎。
林丹威
學邑專門提供專業分析服務及有創意的執行策略,有需要合作的夥伴請與我們聯絡哦。
- 電話 02-29305116 # 33
- 職稱 規劃師
- 電子信箱 whosdandan@wisdomfun.com.tw
- 專業領域 都市空間,鄉村研究